工商联冶金业商会网
发布时间:2011-11-23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上)


 

我国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已开发出30余个实验系统,不少系统在局部业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些系统拘泥于当时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多数IT系统与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有隔膜,所以作为整体系统留用的不多。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都为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工业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总结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突破性地解决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等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批体现自主创新的信息化工程涌现。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开始纳入信息化内容,信息化的目标、方针、内容、任务、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逐步确立,企业最高决策层逐渐领衔信息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信息产业队伍逐渐强大,系统集成与维护、软件设计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层面;信息化为推进钢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手段和平台,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实现柔性制造、敏捷生产提供了条件。在钢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伴随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造就了一批兼具管理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强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业竞争能力成为当前钢铁行业亟须自行探索和实践的迫切任务。 


    钢企逐渐对信息化建设加深重视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企业近年来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促进企业信息化投资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企业面临市场、价格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的动荡调整中,很多企业是依靠信息化练好内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国家政策导向对信息化投入的影响较大;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近92%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其中80%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根据规划完成实际任务。同时,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运维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化考核机制,有87%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执行信息化制度。目前,多数钢铁企业都具有坚实的“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尤其是宝钢、武钢、鞍钢等特大型企业在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方面作出了表率。 


        钢铁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与规划很重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因素。目前大部分企业基本都由决策层领导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信息化规划也成为企业常态化管理的一项内容。中钢协统计显示,43.3%的企业在决策层(如董事会)建立了信息化常设机构,近90%的企业建立了公司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主管(CIO),其中76%的企业由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领导主管信息化工作。企业中不仅有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都建有一支比较得力的信息化人员队伍。 


        总的来说,在信息化规划与战略、组织与领导方面,大部分企业做得较好,体现了企业主观重视程度较高。 


    钢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目前,钢铁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综合通信能力持续增强,基本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企业级信息网络建设快速发展。网络规模已经达到数百公里,网络带宽速度从百兆发展到千兆、万兆,千兆以太网、无线和有线网络在企业信息化中广泛应用,从生产现场获取实绩数据、生产指令下达都实现了网络快速传递。中钢协统计显示,近90%的企业主干网覆盖到核心办公区域,68%的企业主干网覆盖到内部核心生产区域。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化向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领域深入,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 


        近年来,部分钢铁企业十分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制定网络管理办法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建立了呼叫中心7×24小时的信息系统安全维护体系。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中心、数据中心作为企业的重要场所得到安全防护,同时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维护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 


        备份观念常常被一些企业忽视,但是它确实可以避免因缺少备份带来的损失。灾备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关键的业务能够持续不断地运行。在灾备方面,虽然灾备系统投资较大,但已经有3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灾备系统。 


    钢企在各单项业务环节中的应用基本实现信息化 


        信息化在钢铁企业各单项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是企业“两化”融合应用的起点。因为只涉及到单一的业务部门,所遇到的管理和应用推广难度相对较小,应用的普及性相对容易。 


        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是钢铁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现代先进工艺的重要关键手段和保障条件。目前,冶炼过程控制自动化的系统技术除大型高炉和转炉的系统平台仍存在依赖于国外的情况外,其它基本上是采购相关系统,或自行开发应用软件。轧制过程自动化,特别是带钢冷热轧过程自动化,由于系统庞大,对控制速度、通信速度要求高,大部分企业引进国外系统,部分企业采用自主设计、自主集成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并自主开发控制模型及各项控制功能。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产线上配置有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产线配置比例有待提高。统计显示,实现全部或部分产线配置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企业比例约为97%,其中80%及以上产线配置了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企业比例约为73%;全部或部分产线配置了过程控制系统的企业比例约为96%,但80%及以上产线配置过程控制系统的企业比例仅为42.25%。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是钢铁企业信息化体系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的接合部。生产宽厚板、热轧板和冷轧板等高附加值精品板材生产系统的钢铁企业,特别是一切按用户需求安排生产的产线,更应重视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建设。近年来,许多钢铁企业积极建设MES,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经验。现阶段企业在车间级制造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已普及,但产线覆盖率及业务覆盖面有待提高。企业的车间级制造执行管理、司磅称量管理、检化验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但在设备管理、安保管理的信息化还需加强。统计显示,全部或部分产线建设了车间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的企业比例约为82%,实现全部或部分司磅称量数据自动采集的企业比例为87%,实现全部或部分检化验数据自动采集的企业比例为77%。从自动采集比例看,司磅称量数据自动采集的比例要高于检化验数据自动采集的比例。 


        能源管理是钢铁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能源、改善环境,实现从单一的装备节能向系统优化节能的战略转变的重要措施,也是创建节约型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然要求。目前,半数以上的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近80%的企业建设了环保监测管理系统。但从业务覆盖面上看,能源管理系统和环保监测管理系统对业务的覆盖比较薄弱。 


        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基本缺失。在经营管理上,大部分企业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已基本建成,多数企业建设了公司统一财务管理系统,在总账、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财务管理业务覆盖情况较好,但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基本缺失。采购管理、公司层面生产管理、公司层面质量管理、销售管理、协同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统计、数据分析已基本实现信息化,但是电子商务、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还需加强。目前,统计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建设了原燃料采购管理信息系统,93%的企业建设了资材备件管理信息系统,约97%的企业建设了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但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对业务覆盖面依然不高。另外,统计显示,9成以上的企业建设了协同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其信息系统覆盖的业务情况也较好。在人力资源方面,部分企业建立了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冶金业商会网 版权所有 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冶金业商会网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冶金业商会网 京ICP备11034729号-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莲花河胡同1号(沙钢宾馆七层) 邮编: 100055
E-mail:yejinshanghui@126.com
电话:86-10-64952497 传真:86-10-64919140
联合金属网技术支持